《幻兽帕鲁》是AI作品? | 继“鉴抄”之后,“鉴AI”也成了新热潮

近日,一款PC游戏作品热遍全球。

没错,那就是《幻兽帕鲁(Palworld》

发售五天半,光是Steam平台的销售量就达到了800万套

目前同时占据了Steam热销榜和热玩榜第一名:

而且用户评价更是“特别好评(94%)”:

《幻兽帕鲁》是一款结合了《方舟》《宝可梦》等一众游戏的“缝合怪”,大概游戏内容是:

通过制作一种名为“帕鲁球”的装置收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“帕鲁”生物,通过(劳役)它们来建造自己的物资生产线,且可以使用它们一起战斗,挑战游戏里的高塔首领。

不过因为“帕鲁”的形象风格与知名IP“宝可梦”系列过于接近,同时研发商社长(CEO)之前就AI技术表达过大力赞赏,导致关于《幻兽帕鲁》的“帕鲁”都是AI生成的讨论非常激烈,此外这段时间也有许多同行发表了针对“帕鲁”与AI的讨论文章。

但很多讨论都比较“虚浮”。

笔者也购买了游戏,甚至在朋友的大力支持下,开设一个服务器。

在体验了好几天后,笔者想根据自己认知中AI技术和实际体验到的游戏内容

讨论一点不同的想法。

动图封面

*本文仅为笔者个人观点,不视为任何法律建议或法律意见。


一、AI风波

《幻兽帕鲁》中的“帕鲁”不仅与“宝可梦”的定位很相似,也是通过一个球型装置来捕捉,更重要是,形象也十分“既视感”:

以下图片和分类小标题均来自:
https://www.3dmgame.com/news/202401/3887109.html

不代表笔者意见

【合理借鉴】

【过度借鉴】

【惊人相似】

【双胞胎】

因“既视感”太强,网友开始挖掘《幻兽帕鲁》的相关信息,进行了一轮捕风抓影之后,认定为这个游戏为“AI洗稿”作品。

《幻兽帕鲁》的AI风波主要源自于两点:

一位神奇的应届女大学生

《幻兽帕鲁》的研发商Pocketpair, Inc. 在1月16日发表了制作游戏时的“6个奇迹”:

其中奇迹5(很多报道贴了奇迹3的图,是错的!)写道:

简单翻译一下:

首先,她画画的速度惊人。她是我见过最快的人之一。她可能比其他人快4、5倍。

其次,她对于反馈和修改也非常迅速。
只要给出适当的指示,她一分钟内就能做出调整。

而且,她对英语毫不抗拒。她还了解海外流行的事物,并且对网络迷因(meme)也很敏感。

她真是我们公司的完美人选。

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因为有她的存在,我们才能完成100个帕鲁的设计。
如果没有她,我们真不知道会怎么样。

网上认为,这位天才少女过于“奇迹”,认为她就是使用AI的主力,正因有AI帮忙,才能有这么高的效率设计出这么多角色。

Pocketpair, Inc. 社长多次大力赞叹AI技术


Pocketpair, Inc. 的社长Takuro Mizobe 曾多次在其X(推特)上发表了AI相关的话题:

当然更“实锤”的是,他曾发表过对AI生成宝可梦相关内容的感叹:

两者结合起来后,网上逐渐有了一种声音:

《幻兽帕鲁》的“帕鲁”都是由一个应届大学生+AI“缝合”而来的

而这种声音国内都存在

尤其当The Pokemon Company(《宝可梦》系列IP所有者,不是任天堂本身)的公开信发布之后

简单翻译:

我们收到了许多客户关于其他公司在2024年1月发布的游戏与宝可梦相似的意见,并询问我们是否授权了此类行为。对于该游戏,我们并未授权任何使用宝可梦的行为。

此外,针对涉及到宝可梦知识产权侵权行为,我们将进行调查,并采取适当的对策。

我们将继续挖掘每一个宝可梦的独特性,保护和培育这个世界,并致力于通过宝可梦连接世界。

神奇宝贝株式会社

在各种传闻下,变成了“任天堂开始认为这个游戏是侵权的,并开始进行调查”

导致了许多文章也基于这个“论点”开始对AI绘画的侵权行为判断、版权认定、世界各国对AI的态度等进行了各种分析。

等等

怎么就开始“认定”了

这些“帕鲁”真的是AI生成的吗?

二、经典的“以讹传讹”?

从上文看下来,不难看到互联网是怎么“以讹传讹”结合“脑补”来认定自己的观点的。


【关于天才少女】

原本:

社长感叹自己有个00后天才少女应届生,“一个人的工作效率是别人几倍”,而且非常懂梗,差点就错过了。

看不懂日文后听传闻 + 脑补:

天才少女一个人制作了全部100多个帕鲁。

然后贴个错误的图:

(奇迹3实际是说有100多个帕鲁,但是公司内没有动作设计经验,全靠一位行业老兵指导)

实际:

点击在游戏内的Credit按钮,就会弹出制作人员网页,里面清楚写了角色设计组有多少人:

https://www.pocketpair.jp/palworld/palworld-credit

任何一个行业内人士,看到这个应该都会觉得是非常常见的人员数量配置。

至于社长自己也猜不到,为何表扬了一下自己的00后员工,反而会导致这个员工被谩骂乃至收到死亡威胁:

更何况实际并没有100多只帕鲁,还存在大量同模样单纯换色的设计:


【关于AI技术】

原本:

社长和其他互联网冲浪人一样,在AI飞速发展的时候体验了一下AI并发表了感叹,同时发表了一下对GPT、Github Copilot、Stable Diffusion等的赞叹。

看不懂日文又不懂AI绘图原理 + 脑补:

社长把AI加入了工作流,并制作了《幻兽帕鲁》的全部内容,通过把宝可梦的素材库导入AI产生“尸块”来拼合成新模型。

实际:

理论目前最可用、最可融入工作流程、能轻易训练自己模型的Stable Diffusion ,1.5版本泄露导致被迫开源的时间点是2022年10月

而《幻兽帕鲁》能查到最早的PV是2022年1月21日

社长自己发的视频中,时间点是2021年1月和2月

里面已经存在了不少被认为是“AI缝合”的帕鲁身影。

而“天才少女”入职则是2021年2月之后

“天才少女”入职前,已经有一部分被认为“AI缝合”的帕鲁;

“天才少女”入职后,距离易用、被大家所熟悉的AI绘图工具真正可部署使用

还有1年零8个月。

除非作为日本人的社长真的有这个:

此外,针对社长分享的“融入工作流程”记录,更多是关于代码(例如Github Copilot)和文案(例如在Slack中载入Claude AI)。

并没有任何关于美术的内容。

而基于AI生成代码和文案,相信目前已经有极大量公司(不论是否游戏公司)正在使用。


【关于“最强法务部警告”】

原本:

宝可梦公司看到了网上讨论非常热烈,甚至有人发函给任天堂道歉。

宝可梦公司循着商业惯例,发表了“没有授权”的声明,并安抚式地说明“会调查是否有侵权问题”。

看不懂日文又分不清公司主体+脑补:

《东半球最强法务部出手!》

实际:

宝可梦IP实际由宝可梦公司(The Pokemon Company)持有。

虽然这家公司也是由任天堂、Game Freak与Creatures三家公司共同出资设立,但并不能简单说是“任天堂”的公司。任天堂在其中负责游戏运营推广,而游戏研发商是Game Freak。

如果真的引来法务部打击,也是Game Freak或The Pokemon Company的法务部出手。

更何况公告全文都没实锤有侵权行为。

除非TPC或者GF进行起诉并获得胜诉裁决,否则没人能认为《幻兽帕鲁》抄袭。

不过,可能会有一个两难问题:

【如果认定为AI】

根据目前日本官方的态度,真的使用AI时,反而未必构成侵权。

“开发AI时在特定前提下无需著作权人许可” | 我们可以用日本游戏美术炼丹了?

【如果认定为抄袭】

那则需要更多的证据,证明要么是解包了《宝可梦》作品模型,要么是抄袭了已存在的宝可梦设计。

但就目前已存在的帕鲁而言,很难说有哪个真的达到“抄袭”级别。

最多能认为是“画风”类似。

而画风则是不受保护的内容。

三、“鉴抄”之后的“鉴AI”热潮

自从AI绘图正式平民化之后,许多人开始在网上发表“反对AI”的宣言。

反对一切AI绘图技术

反对一切训练绘图模型的行为

反对一切AI生成图像作品

乃至于目前每款新游戏出来后,都会很多人掏出“放大镜”细细看图像、立绘、CG中的“不和谐”之处。

一旦揪出来一个和AI绘图类似的绘图错误问题,便会宣称这是“AI作品”“尸块作品”。

呼吁大家抵制它、反对它。

以前是“鉴定抄袭(鉴抄)
现在是“鉴定AI

又或者是两者一起来。

世界对于知识产权的“保护态度”

在AI绘图中特别“突出”。

笔者还见到有人指出了Stable Diffusion的发布时间后
还有人“嘴硬”表示行业内的人会比大家更早一步拿到软件

可见这种“突出”甚至到了一种可以“不讲理”的程度

笔者认为,无论支持还是反对AI技术,都是个人权利。

设计师有权不允许他人使用自己的作品进行训练

但也无权限制他人使用AI技术辅助工作

但现实很多人是连AI的基本原理都不甚清楚,就直接表达反对。

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【尸块论】【缝合论】

两者均认为,所谓AI绘画就是把创作者的作品拆分成各个部分

等要生成的时候,就从数据库中随机挑一些内容进行拼合来形成新的作品

当有人写出《幻兽帕鲁》的部分帕鲁的身体与宝可梦各类设计的相似性后

自然会被人质疑是AI作品的“缝合成果”

正如我们以前分析过

目前绝大部分可用的AI绘图软件,均与“缝合”没什么关系。

如果硬要套一个已存在的概念,我认为是

“分子料理”

把一张张已有的图像(食材)完全粉碎,学习其中的像素(分子)规律后,再重新组合为一张全新的图像(菜式)。

在这个程度上,很难说新内容和素材有什么关系

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这篇文章,这里不再复述:

算法模型应成为人工智能(AI)侵权审查的核心 —— 以扩散(Diffusion)模型和算法为例

而《幻兽帕鲁》的“既视感”,我第一反应也只会往解包或者抄袭的方向想,这也是最常见的“抄袭办法”。

【游法知识】用Asset Studio解包合法吗?

完全没考虑过存在“AI创作”的可能性,因此当看到大家兴高采烈讨论“AI第一游戏”时,实在难以理解。

毕竟了解过目前AI技术的局限性就会知道,AI当前制作2D图像还好,3D模型除了在原画阶段能用AI之外,后续的贴图、建模、动作等等都需要人力完成。

而目前许多一键生成3D模型的AI软件,实际效果均难以达到“能用”的地步。

至于很多人认为AI可以把宝可梦的立绘或者模型塞进去,

一步就能把模型建好,生成一只帕鲁

暂时属于“异想天开”

笔者突然想到了一个梗图:

不过这以后可能也是一种思路?

如果被认为解包抄袭,就说自己用AI好了

四、总结

《幻兽帕鲁》争议不断,但依旧阻碍不了它占据销售和游玩双第一。

就笔者目前的体验来说,帕鲁的设计只能说与宝可梦风格类似,难以直接认定为抄袭。

风格上继承了宝可梦的特点,但细看每一只帕鲁都和已有的宝可梦不相同。

更像是“新的宝可梦”

而创作一只“新的宝可梦”并不会受法律所限制(除非自称是宝可梦的一份子),因此哪怕风格再有“既视感”,也不会构成侵权。

毕竟每个宝可梦玩家,有谁没自己设计过几只宝可梦?

(来自视频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xg411776h/,UP主Eternalstar永恒恒星)

除非有进一步的证据,例如帕鲁直接使用、拼接了宝可梦作品的模型等。

但目前只有一些堪比PS叠图的“硬拼”的动图,难以认为有任何“证明作用”:

动图封面
动图封面
动图封面
(来自X用户@byofrog)

但更令笔者在意的是

已经越来越不“求真”的互联网风潮

甚至吹到了法律界

许多同行根据网上的各种传闻,不加以求证就进行一通分析

真让人费解

AI是新热点

但我们也需要实事求是

并且对一些新事物尽可以去了解

而非单纯听信传闻

起码笔者真的开了一个服务器

滚动至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