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可梦 VS 帕鲁 ,你关心的几个法律知识可能都在这里

近日宝可梦公司今日发表了有关《口袋妖怪:复刻(又称口袋之旅)》侵犯其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行为案的一审的判决公告。

法院认定被诉游戏侵犯了宝可梦游戏的著作权,以及构成了不正当竞争行为,判决各被告赔偿宝可梦公司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费用共计

1.07亿元人民币

在大家感叹游戏案再次刷新判罚金额新高时,任天堂和宝可梦公司于9月19日发布联合公告,要起诉《幻兽帕鲁(Palworld / パルワールド)》的研发商ポケットペア(POCKETPAIR)侵犯多个专利权。

东半球最强法务部:不是不告,时候未到。

稍后时间,POCKETPAIR发表了回应,表示尚未收到有关的诉讼材料,并表示会继续运营《幻兽帕鲁》。

一时间,网络上各种议论纷纷

因此,本文收集了讨论中一些常见的法律问题并进行简单探讨。

*本文仅为笔者个人观点,不视为任何法律建议或法律意见。


一、著作权侵权?专利侵权?

网上最常见的讨论莫过于

然而,无论是任天堂和宝可梦的联合声明,还是POCKETPAIR的回应,都用了:

“特許権の侵害”

也就是专利权侵权。

而常见的美术侵权,也就是“精灵/帕鲁外观相似”,则属于著作权侵权,在日语中,被称为:

“著作権侵害”

因此,从目前的资料而言,任天堂和宝可梦起诉POCKETPAIR的诉由并非“抄袭了宝可梦精灵的形象”这么简单。

那会不会是任天堂和宝可梦为精灵、道具等等的形象申请了“外观专利”呢?

首先,基本很难为精灵、道具等美术设计申请“外观专利”

其次,“外观专利”在日语中也有特定的名词:

“意匠”

“特許権の侵害”≠“意匠権侵害”

因此,对比宝可梦和帕鲁形象差异,可能和本案没什么关系,意义不大。

需要更深入探讨侵犯了何种专利。

二、那侵犯了哪些专利权呢?

很可惜,目前除了起诉方,大家都不知道。

因为任天堂的专利,真的太多了。

例如在手游上非常常见的虚拟摇杆设计,专利属于任天堂

又例如非常常见的人物被场景遮挡后出现虚影的设计,专利也是属于任天堂的(但因期限届满权利终止了)

又例如角色根据触控板上笔触移动的方向、距离而移动:

不过宝可梦公司也不遑多样,简单举例:

【充值上限】专利

【月卡福利试用期】专利

(月卡用户可优先体验某些道具,非月卡用户在保护期结束后也可以用游戏币买)

【防沉迷(增加难度)】专利

虽然两者专利茫茫多,不过笔者在搜索的过程中,还真的发现一个“涉嫌侵权”的专利:

【经验条】专利 (策划:什么?这也有专利?)

以下是《幻兽帕鲁》的经验条

是指它们外观相似吗?这不是“著作权”的范围吗?

没这么简单

这个专利的内容,简单概括就是

“随着对象等级的提升,经验条到顶的速度会减慢”

以及

“一次性提高多个等级时,每个等级间经验条到顶速度保持一致”

简单做了一个模拟动画,各位脑海中是不是已经冒出了好几款游戏升级时的经验条演出了?

动图封面

这个专利,尤其第一部分等级越高,经验条到顶越慢,基本目前流行的RPG游戏都会用到(本来按目前经验/升级经验比例也是这样操作)。

不过这也只是其中一个怀疑,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以尝试着在以下网址搜索这两家公司的专利

https://www.j-platpat.inpit.go.jp

公司日文名称:

任天堂: 任天堂株式会社

宝可梦公司: 株式会社ポケモン

三、日本第一AI大案?

此外,又开始出现了大量“《幻兽帕鲁》就是AI制作的游戏,被起诉活该”,以及“坐等日本对AI游戏的判决”的言论。

此前笔者就写过关于《幻兽帕鲁》是否使用AI的问题,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浏览以下文章:

《幻兽帕鲁》是AI作品?| 既“鉴抄”之后,“鉴AI”也成了新热潮

简单归纳而言,笔者并不认为这是一款AI游戏,甚至认为是“解包换皮”游戏都比“AI游戏”要来得合理。

何况目前日本对AI持有开放的态度,如果真的以AI侵权起诉,反而对POCKETPAIR有利。

四、对国内公司的启示?

目前游戏出海业务持续爆火,但与国内情况不同,海外的知识产权保护要严格得多。

尤其海外老牌游戏公司深耕已久,在当地已经申请了大量的知识产权,一不小心就容易钱还没赚到,就侵犯了其他公司的权利,导致陷入诉讼中。

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,除非非常作死

不然任天堂作为老大哥还是很宽容的

虽然任天堂拥有大量游戏相关专利,但不会轻易起诉其他方。

此前被起诉的《白猫计划》(开发商COLOPL),是因为做了一个骚操作 —— 用了一个新名词包装了一下“虚拟摇杆”就拿去申请新专利 —— 结果被任天堂秋后算账。

但同是日商,要千万注意查询KONAMI的专利。

专利流氓,不是开玩笑的。

不过怎样都好,出海还是要多多注意专利问题,有些国内常见的行业设计,可能真的是别人多年前的专利。

海外的知识产权侵权判决金额,可不是国内可比。

例如《白猫计划》,任天堂在21年提高了诉请金额到96.99亿日元(时值约合人民币5.8亿)。

最终以Colopl向任天堂支付和解金33亿日元(时值约合人民币1.9亿元)结案。

五、总结

虽然任天堂起诉了帕鲁,但估计后续结果还要等很久很久。

再次以《白猫计划》为例,任天堂在2017年12月22日在东京地方法院提起诉讼,至21年8月双方和解,历时接近4年。

虽然其中有疫情的影响,但也可见判决结果或案情进展并不会这么快出现在各位面前。

如果本号到那个时候还存在(很大机会),将会持续为各位追踪最新消息。

因此,请放心关注。

滚动至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