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游戏平台应注意什么? | 关于“清朗·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”专项行动

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,算法已经成为各类平台运营的“护城河”。

尤其是在游戏运营平台领域,用户画像、个人兴趣标签、注意力素材(ICON、五图)、算法推荐、推送机制等等相关算法的强效,能清楚代表平台的“硬实力”。

不过,随着《关于开展“清朗·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”专项行动的通知》在11月24日发布,一些看似“高效”“强力”的算法和运营策略可能要踩一下“刹车”,先审视一下是否合规。

注:本文所称的“平台”为应用商店平台或类似的游戏运营平台,即提供游戏推荐和下载服务的应用、网页服务。

*本文仅为笔者个人观点,不视为任何法律建议或法律意见。


一、行动简介

官方的行动介绍如下:

《关于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指导意见》)《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》等政策文件印发以来,各部门各地区加强组织推进,网站平台积极落实有关管理要求,算法应用生态日益规范,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持续加强治理的典型问题。

为进一步深化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,现决定自即日起至2025年2月14日开展“清朗·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”专项行动。

《通知》中有颇长的“做”&“不做”,还写在了一段中,较为难以看清。

笔者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,看下图就行:

《通知》中还附有官方版的指引,笔者也帮大家整理成Checklist形式了:

二、游戏平台应该注意什么?

官方的指引更多针对广泛的平台,对于游戏平台,部分内容可能不适用(游戏公司为员工配送工作餐不适用订单超时问题),因此笔者结合实际情况,简单列举游戏平台在《通知》出台后的部分“应做”和“不得做”列表,供各位进行对比参考:

应做

打破“信息茧房”,提供多元化的内容服务

游戏平台要让用户能够便捷地找到自己想要的游戏,同时又不能只推荐同类游戏。

推荐系统不能仅仅基于下载量,还要考虑实际游戏品质、用户反馈等多个维度,同时还可以结合“编辑精选” “热度上升” “新产品”等类似方式,为用户推荐更多不同的产品。

此外,在用户首次注册时,还不能强制要求用户选择Ta的兴趣点(例如不能强制让玩家选择自己平时喜欢玩哪些游戏),不能只推荐兴趣点相关的游戏。

例如,当用户在平台搜索某个游戏品类时,不应只展示热门产品,还要适当推荐一些小众但优质的游戏,帮助用户发现更多有趣内容,打破“信息茧房”。

最合规的情况下,还需要做推荐原因提示。

尊重玩家的选择权

游戏平台必须充分保障玩家对平台算法服务的选择权。

游戏平台需要开发便捷的个性化设置功能,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浏览目前被打上的“标签”,能够根据自己的偏好随时增减标签以调整推荐内容。无论是更改兴趣标签,还是关闭特定类型的推送,都应当简单直观,便于操作。特别是在接收推送、广告位内容甚至是开屏广告等内容方面,用户应该拥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,能够轻松调整或关闭商业推送的频率和类型。

即,调整功能不能藏在多级菜单或小字中。

保障平台信息真实透明

游戏平台必须在内容展示方面,确保信息的真实透明。

对于推广内容(如软文、付费测评等),要明确标识其商业属性,打上“广告”标签;对于含有概率性玩法的游戏,要清晰展示概率信息;游戏分级和适用人群也要清楚标注。

下载量、评分等关键数据必须真实可信,让用户能够基于准确信息做出选择。

平台还应该定期公布推荐机制的基本原理,每个排行榜的排序算法等,增加算法透明度。

完善用户保护政策,尤其未成年人保护

平台要建立健全的用户权益保护体系。

一方面要提供便捷的投诉反馈渠道,确保用户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回应。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个人信息保护制度,加强数据安全管理。

对于未成年用户,要设计实名验证之外的算法进行额外验证,还要严格落实防沉迷要求,确保保护措施切实有效。

此外,还要设计内容审查算法,对评论区、社区等公开交互区域进行自动化监测,避免不当内容传播。

进行算法备案

平台要建立完善的算法备案制度。

对于平台正在使用,且对用户影响较大的算法,应自行或委托专业人员,到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进行备案,尽量做到“应备尽备”。

不得做

禁止误导用户

平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通过算法手段误导用户判断。

包括不得虚构下载量和评分数据,不得隐藏重要的收费信息,不得人为制造虚假的游戏热度,不得在测评文章中虚构事实等。

对于搜索结果中,正版游戏和购买了关键词的竞争游戏的界限必须清晰,不得通过算法设计混淆用户认知。

避免过度干预

算法推荐不得过度干预用户的使用体验。

平台不能强制用户接受个性化推荐,不能频繁推送消息造成打扰,更不能限制用户对推荐系统的调整权限。当用户明确表示拒绝某类内容,或关闭个性化推送后,平台应当立即响应,不得继续推送相似或按用户标签推送内容。

防范数据滥用

在用户数据的收集和使用方面,平台必须严格遵守必要性原则。

游戏平台不得过度收集用户信息,不得将收集到的数据用于用户未授权的其他用途,不得随意与第三方共享用户画像。

此外,还不得利用用户数据制定差别化的价格策略,例如付费游戏的优惠券、充值折扣券等。

杜绝诱导行为

平台不得采取任何形式的诱导性算法策略。

不能利用心理暗示来刺激用户消费,不能制造虚假的下载紧迫感,不能针对用户的心理弱点进行精准推送。

对于未成年人群体,更要严格把控算法推荐,坚决避免可能诱发沉迷的设计。

三、最后

上述的内容不包含全部情况,考虑到每个平台均有不同特色和运营策略,仅供简单参考,实际更多需要就平台自身的情况进行专业分析。

不过,简单而言,游戏平台要始终把用户体验放在首位,通过完善的算法管理机制,为用户提供安全、透明、可控的游戏获取环境,共同营造良性的行业生态。

只有真正平衡好各方利益,才能推动整个游戏行业的健康发展。

滚动至顶部